當前位置:首頁 > 技術支持 > 食用、食品類 > 石膏(硫酸鈣)在豆制品中的應用綜述
豆腐不僅營養豐富、味道鮮美,而且還有很高的食療藥用價值,是大眾皆嗜的傳統優良食物。根據科學測定,豆腐能夠為人體提供蛋白質、脂肪、糖類、碳水化合物、鈣、磷鐵以及多種維生素,豆腐中還有人體自身不能合成的氨基酸。豆腐中的鈣含量不僅多,而且易于人體吸收利用,體虛及貧血病人常食之有較好的輔助治療作用。傳統醫學認為豆腐有補中益氣、生津潤燥、清熱解毒、止消渴、解酒毒之功能[1]。
在中國,豆腐的制作在漢代就已經成熟,傳統豆腐制作工藝一般是經過大豆原料篩選、浸泡、水洗、磨制、分離豆渣、煮漿、點漿、蹲腦、上箱、壓制、切塊[2]。點漿過程是在漿液煮到溫度85-90℃時,將配好的凝固劑慢慢的加入豆漿中,不斷攪拌至豆腐花凝結為止[3]。
1.石膏(硫酸鈣)在傳統豆腐制作過程中的應用
石膏在豆腐中的應用是被作為凝固劑,在點漿過程,
(1) 傳統的點漿方式有以下幾種[2]:
北豆腐(是我國北方豆腐類的主要產品)點漿:煮沸后的豆漿,溫度一般是90—95℃之間,濃度為8波美度。根據環境溫度并加入冷水使溫度降低到80℃左右,豆漿濃度相應降低到7.5度以上時開始點漿。點漿所用的凝固劑為鹵水,其用量為每千克原料用鹽鹵片4千克左右。用時先將鹵片粉碎成鹵粉加水溶解,溶解后調整鹵水濃度,一般調到波美度10-12度即可直接使用。
南豆腐(是我國南方豆腐的主要產品)沖漿:煮沸后的豆漿溫度降到80℃,濃度為8度時進行沖漿。沖漿先把石膏按每百千克原料3.5千克左右的比例加水混合攪拌,并過濾出渣子。沖漿時把石膏水倒入沖漿容器,同時把熱豆漿也倒入沖漿容器內,待靜止后把表面的沫子清除。
嫩豆腐點漿:將石膏按每百千克原料4千克左右的比例,放到石膏桶內加水調制。待豆漿溫度降到78℃時,把其中約1/3的熟漿和調好的石膏水同時倒入點漿容器內,與另外的2/3熟漿混合。靜止2分鐘豆漿開始凝固成豆腦。
(2) 現代的豆腐的種類繁多,在豆腐中添加多種其它食品制成美味可口的豆腐,如:芝麻豆腐、花生豆腐、雞蛋豆腐、蔬菜豆腐、山芋豆腐等等。同樣點漿用的或為適應現代化的工業生產需要凝固劑的種類也增加了,除了傳統單一成分的凝固劑還開發了復合凝固劑,如:涂層型復合凝固劑、有機酸類凝固劑、葡糖糖酸內酯復合凝固劑、多糖類增粘劑與速效凝固劑、檸檬酸豆腐凝固劑、鈣強化豆腐凝固劑、鐵強化豆腐凝固劑等。
2.我國豆制品生產過程中凝固用料種類和凝固劑的作用原理
凝固劑是使呈溶膠狀的蛋白質凝集成凝膠狀的蛋白質物質,在生產中常用的可分為鹽類和酸類兩種。
(1) 鹽類凝固劑在我國使用最廣的鹽類凝固劑是鹽鹵和石膏[8]。
①石膏化學名稱為硫酸鈣(CaSO4)。根據其結晶水含量可分為生石膏(二水硫酸鈣CaSO4·2H2O)、半熟石膏(半水硫酸鈣CaSO4·1/2H2O)、熟石膏(無水硫酸鈣CaSO4)、過熟石膏(無水硫酸鈣CaSO4)四種。對豆漿的凝固作用以生石膏最快,熟石膏較慢,過熟石膏則幾乎不起作用。用石膏作凝固劑制得的豆腐持水性、彈性較鹽鹵作凝固劑制得的好,質地也細膩。因此,制嫩豆腐的凝固劑以采用石膏為好。沒有經過焙烘的石膏,在使用時凝固作用快,成品的彈性足,但操作較難掌握,因此,一般均采用熟石膏。生石膏則必須經過焙烘并研成粉末后才能使用。
②鹽鹵是海水制鹽后的剩余母液,主要成份氯化鎂(MgCl2)含量約為29%,味苦,故稱苦鹵。作凝固劑時,則根據產品要求稀釋到6~20°Be后再使用。
③氯化鎂(MgCl2)是用鹽鹵加工提煉的氯化鎂固體,性質與鹽鹵相仿,含氯化鎂約97%。由于該產品含氯化鎂較鹽鹵高,故為較好的大豆蛋白凝固劑。使用前,應用水溶成液體,其濃度根據需要掌握在6~20°Be。
(2)酸類凝固劑酸類凝固劑主要有醋酸、乳酸、葡萄糖酸和檸檬酸等有機酸,但在生產中采用較少。
①葡萄糖酸內酯這是最近開發的新型凝固劑,為白色結晶體,易溶于水。
②丙交酯審乳酸的聚合物,也可作為凝固劑。丙交酯溶于水后,經加熱可分解成乳酸,從而使蛋白質凝固。
3.食品添加劑硫酸鈣(食用石膏)簡介
在豆制品中使用的石膏必須為食用石膏,正式名稱為食品添加劑硫酸鈣,國家對其有嚴格的管理及規范,只有取得衛生許可和生產許可(QS認證)的企業才能生產、銷售。
在食品添加劑使用衛生標準(GB2760-2007)表A.1食品添加劑使用范圍和使用量中規定[9]:
硫酸鈣(石膏) calcium sulfate
CNS號18.001 INS號516
功能:穩定劑和凝固劑、增稠劑、酸度調節劑
食品分類號 食品名稱/分類 最大使用量g/kg 備注
04.04 豆類制品 按生產需要適量使用
06.03.02 小麥粉制品 1.5 作為過氧化苯甲酰稀釋劑
在國標《食品添加劑硫酸鈣》[10](GB1892-2007)中規定的技術要求為:
項目 | 指 標 | |
無水硫酸鈣 (CaSO4) | 二水硫酸鈣 (CaSO4·2H2O) | |
硫酸鈣(CaSO4)質量分數(以干基計)/% ≥ | 98.0 | 98.0 |
鉛(Pb)質量分數/% ≤ | 0.0002 | 0.0002 |
砷(As)質量分數/% ≤ | 0.0002 | 0.0002 |
氟化物(以F計)質量分數/% ≤ | 0.005 | 0.003 |
干燥減量質量分數/% | ≤1.5 | 19.0—23.0 |
硒(Se)質量分數/% ≤ | 0.003 | 0.003 |
其相比上述標準改版前國標《食品添加劑硫酸鈣》[11](GB1892-80)中規定的要求為:
分子式為:CaSO4·1/2H2O
指標名稱 | 指標 |
硫酸鈣(CaSO4) ,% | 95.0 |
重金屬(以Pb計) ,% | 0.001 |
砷,% | 0.0002 |
氟化物(以F計) ,% | 0.005 |
此標準已經于2008年5月31日作廢。
4.石膏和其它凝固劑的區別
以石膏為凝固劑制得的豆腐的硬度與咀嚼性明顯低于用鹵水制得的豆腐,用鹵水制得的豆腐出品率偏低,保水性較差[4]。
以石膏和鹵水為代表的鹽類凝固劑對大豆內異黃酮的含量保存效果沒有葡糖糖酸-內酯好,其中石膏對大豆內異黃酮的含量保存效果比鹵水好[5]。
石膏為遲效性凝固劑,它與大豆漿液中的蛋白質作用速度慢,蹲腦時間(凝固時間)長[6],其形成的豆腐組織結構細膩[7]。
5.石膏在豆制品中應用注意事項
凝固劑濃度的確定主要從凝固劑與豆漿反應的速度、凝固劑的用量以及制成豆腐的質量三個因素考慮。
單獨成分的凝固劑鹵水濃度為1.9mol/l時,制成豆腐的豆花組織較好,凝固劑與豆漿反應相對容易控制,混合相對均勻。單獨成分的凝固劑硫酸鈣濃度為0.25mol/l時,制成的豆腐豆花組織較好,凝固劑懸濁液添加前需攪拌、混勻、反應相對容易控制,混合相對均勻。硫酸鈣和鹵水兩者的混合凝固劑比例在4:6時,可以制得質量和口感都比較好的豆腐[4]。
使用滅菌后的的凝固劑制作的豆腐的質量和口感沒有明顯差別,但有助于豆腐在衛生質量上的提高,相對延長豆腐的保質期[4]。
石膏是遲效性凝固劑,凝固時間長,石膏過量使用會在豆腐中殘存硫酸鈣,產品帶有苦澀味,影響豆腐的香氣、口感[6]。
鈣、鎂和氫離子可促進豆腐凝固,鈉和鉀離子推遲凝固,提高pH值可推遲凝固。有機酸的鈣或鎂鹽還能改善豆腐風味。
(文中省略部分內容,更多技術支持詳細資料請聯系我公司,謝謝?。?/span>
參考文獻:
[1] 歐陽軍.清淡素雅延高壽—漫談豆腐的保健食療作用 [C].中華中醫藥學會2005科普創作學術研討會論文匯編,2005:32-35.
[2] 武杰 .傳統(石膏、鹽鹵)豆腐包裝新技術的研究 [C].2008中國豆制品行業自主創新高峰論壇論文,2008:48-52.
[3] 豆腐冰淇淋得研制 [R].食品及農副產品加工 5-6.
[4] 石彥國,劉海波,李剛,等.豆腐復合凝固劑的研究 [J].食品工業科技,2007(6):171-173.
[5] 龔麗,劉欣,陳永泉,等.豆腐中大豆異黃酮保留的實驗研究 [J].食品科技,2003(8):93-97.
[6] 閻紅,葛毅強,倪元穎,等.麥胚豆腐加工工藝的研究 [J].食品工業科技,2001增刊:148-151.
[7] 石小瓊,張映斌,鄧金星.石膏豆腐免壓榨工藝研究 [J].食品工業科技,2005(12):106-110.
[8] 幾種新型大豆食品的加工技術
[9] GB 2760-2007,食品添加劑使用衛生標準 [S].
[10] GB 1892-2007,食品添加劑硫酸鈣 [S].
[11] GB 1892-80,食品添加劑硫酸鈣 [S].